一身朴素的衣服,一脸和蔼的笑容,从北京赶来郑州参加“全国豫剧院团工作交流会”的新任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还未洗去旅途的劳顿,就坐在记者面前,一聊就聊了一个小时。其间,他还不时地招呼房间里的人喝水、落座。此时是9月13日下午5点,阳光洒在房间里,与他爽朗的笑声和醇厚的声音浑然一体, 气氛亲切、自然。
河南走在全国前面
此次来到河南,是濮存昕上任后第一次外出参加大型公务活动。为什么会选择河南?濮存昕说,除了河南豫剧院的盛情邀请外,更重要的是此次会议能够让他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。
濮存昕认为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人的一生离不开水土和乡音乡情,豫剧就是咱的水土,乡情、乡音都在曲调里。一个剧种能否流传,最终要靠观众说了算、时间说了算。豫剧怎样让年轻人喜欢?怎样跟上时代的节奏?豫剧演员们要先把传统经典老戏演得青出于蓝,让观众为老戏创新部分拍手叫绝,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,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豫剧的表现,吸引更多青年观众陶醉于豫剧之中。“我们要保持豫剧表现形式的特色和水平,共同呵护乡情、乡音在心里的那份温暖,让豫剧的美腔美调和神采感染更多的观众,传播、提升豫剧艺术的感染力,培养出有生命力的新一代艺术家。”濮存昕说。
我和老宋合个影
濮存昕说,河南是戏剧大省,豫剧在全国是大剧种,受众广、剧团多,应该有个探讨研究、互动交流的平台,《河南戏剧》应该担起这个责任。要面向基层剧团,及时聆听他们的声音,宣传他们的艺术成就,反映他们的真实情况。“办刊物也要落地。”
看到本报封面刊登的漯河市豫剧团团长宋德甲照片时,濮存昕格外关注。当记者简要介绍宋德甲用短短几年时间,带领漯河市豫剧团全体演职员工团结拼搏,狠抓剧团内部管理和艺术创作,连续恢复和创排多部大戏,获多个奖项,每年演出都在三四百场以上,受到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时,濮存昕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。听到记者谈起漯河市豫剧团不仅艺术创作抓得紧,而且十分注重改善演职员工生活条件,自己设计改装了餐车、淋浴车,不论在哪里演出,演员都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,洗上热水澡,下一步还要设计寝车,让演员们有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时,濮存昕感到惊讶。他说:“这个团长不得了,我一定好好读读你们写的介绍文章。”说着,他把刊登宋德甲的封面凑到自己脸旁,“来,我和老宋合个影。这张照片一定要送给宋团长。” 记者随即端起相机,快门一声脆响,凝住这个动人的瞬间。
最后,濮存昕欣然挥笔为本报题词:“为豫剧喝彩”,笔锋流畅、有力,寄托着中国剧协主席对河南省剧协机关刊物《河南戏剧》的殷切期望。
版权所有:漯河豫剧团 www.hnlhsyjt.com 电话:0395-3136055 15890219168
地址:漯河市郾城区龙江路龙湖湿地公园漯河市豫剧团
网站备案:豫ICP备18030526号-1
请关注我们!